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术:相识画家,学习山水画马远的《踏歌图》在用笔、用墨、皴法和构图等方面的特点,学习鉴赏中国山水画的方法。历程与方法:通过互助探究与对比浏览的方法,相识踏歌图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感知美、浏览美的能力,增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相识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难点:学习浏览方法,并实验独立浏览作品。三、教学历程运动一:激趣导入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宋代民间踏歌时的欢快场景,提出问题:你听说过这种舞蹈形式吗?人们往往在什么时候会跳这种舞蹈?学生自由讲话,教师总结:踏歌,是中国的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宋年间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
而南宋画家马远就用自己精湛的中国画武艺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记载资料。由此引出课题《踏歌图》。
运动二:形貌分析1.教师展示《踏歌图》,先容作者及创作年月,引导学生视察画面并提问:在这件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回覆,教师总结:南宋画家马远的《踏歌图》貌似是山水画实则是民俗画,画家体现了阳春时节雨后天晴的京城郊野,几个老农带有几分醉意地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喜情景,故名《踏歌图》。2.教师继续提问:画家用了怎样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山水的?这样的描绘给你什么感受?学生思考回覆,教师总结:画家用简括的线条,清秀的色彩,巧妙地把山环水抱的庞大景物画得远近明白,远山奇峭,近石方硬,给人清旷秀劲之感。教师增补解说:山石运用斧劈皴。3.教师展示《踏歌图》和《溪山行旅图》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并提问两幅图在构图上有何差别?学生思考回覆,教师总结:《溪山行旅图》为全景构图;《踏歌图》为边角之景,喜作山之一角,水之一涯,正是马远典型的艺术气势派头,人称“马一角”。
4.多媒体展示《踏歌图》的题诗:“宿雨清畿甸,向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联合作品内容体会作品的意境。运动三:总结解释1.师生配合总结《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2.小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浏览一幅山水画作品?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作品配景、内容、感受、形式、意境等方面。运动四:比力浏览教师在PPT中出示马远的另一幅代表作品《寒江独钓图》及相关资料,提示学生凭据《踏歌图》的浏览方法赏析此画,3分钟后,请学生饰演解说员先容此画。学生思考回覆,教师总结: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面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令人以为江水浩渺,冷气逼人,而且空缺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可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运动五:小结作业1.师生配合总结《踏歌图》的艺术特色。
2.请学生在课后搜集南宋山水画家的资料,并找出与马远的艺术特点类似的画家。四、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米乐m6官网app下载-www.hsjjjy.com
Copyright © 2006-2022 www.hsjjjy.com. 米乐m6官网app下载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92923354号-3